乐道网 www.robosay.cn
我又一次细读完了程天翔的青春爱情悲剧长篇小说《轨?!?,心中依旧和第一次读完一样,仿佛有股莫名的沉重感和压抑感。而且,这种感觉在我心中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并似乎随着我阅历的增加,这种感觉愈来愈清晰,愈来愈深刻。一连好几天,脑海里不断浮现着男女主人公显现在小说里坚定而悲楚的一幕幕。我想可能是自己和作者在小说中所描绘的人物年龄相差不大,同是“80后”的缘故吧!我想象着将来自己的爱情会不会像小说中的那般苦楚,那样的悲烈,我也曾多次试图找到自己在小说中的影子,但是每次读完这篇小说,就似乎感觉到自己一颗饰楚的心,如同流星一样陨落了,只留下自己无限深沉的回味与反思。
《轨?!氛獠啃∷稻咛褰彩隽艘晃辉炯揖秤旁5母咧猩只?,在面对枯燥、乏味的高中生活时,内心时常感到很空虚,很寂寞,直到最后,在他自己正感到对未来、对前途充满迷茫、疑惑而不知所措时,气质优雅的女主人公松原出现在了他的视野里。对文学的共同爱好,对郁达夫的共同理解,对美好爱情的狂热追求,使两个原本陌生的年轻人走在了一起,最后为了追求自己共同的理想生活,两个懵懂的年轻人选择了出逃,在最后理想的爱情被一系列冷峻的现实击碎时,他们不知所措。梦想的破灭,精神的压抑致使两位恋人不得不选择以双双殉情的方式来逃避残酷的现实的爱情故事。
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部有生命的作品,它的鲜活的情感和它语言中所折射出来的那种灵性在字里行间,使我仿佛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作家本人对生命的那种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以及他语言中所表达出来的那种黯淡、那种抑郁的情触,也写出了他对梦想、对未来、对爱情的狂热及那种被世俗所抑制的自己内心情感的无可奈何。作家程天翔用他自己独有的诗化的语言写出了当代中学生一部分人内心世界的那种强烈且又不被身边的人所能接受的矛盾心理和复杂心情。
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既漫长又短暂的爱情故事被作家穿梭在现实的当今与艺术的虚构之间,是当代青年人现实碎片与真切梦想在作家想象空间里的重新拼合,在虚构的空间中艺术地运用现实的资料,并将当今青年人青春的叛逆与世俗社会下丑陋的现实杂糅。并使用贴切、动人的笔触,用文字和情感带着读者去身临其境,使我仿佛可以穿透现实与梦想的纸被观看整部小说中每一个小的细节,每一幕微妙的恋人之间感人画面,甚至仿佛可以感触到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说话语气。小说中可能被挖掘的诸多细节被作家运用不同的写作手法描写得淋漓尽致,创造出了一种似真非真、虚实相融的独特中学生内心真实世界的情感画面。例如,作者在小说后记中写道“主人公林欢和松原从偶然的相识,到相知、相爱至逃离现实,到挣扎及最后双双殉情的悲剧。从聚到散,作家用其真实的感悟,残忍地为男女主人公画下了一道从美好梦想走向残酷毁灭的轨迹?!闭庖痪渌坪醢岩桓鲢露醒谛谋怀て诟叨妊挂侄欧⒊隼吹哪侵智嗲嗉で槭头帕顺隼?,把他们从爱情的起点带到了爱情的边缘,从美好的爱情带到了残酷的现实。作家把青春叛逆小说所固有的早恋、出走、殉情等世俗因素,结合的恰到好处,以人物内心及外部的环境为衬托使本篇小说显得写俗而不脱俗。
此外,小说中作者凭着自身年龄也和高中生差不多的独特身份和视角,以其对郁达夫先生文字和创作理念的理解、体会,塑造了林欢和松原这对苦命恋人,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叵测的社会,即使誓死扞卫,也最终被无情的社会现实击得支离破碎。小说中,虽然用较小篇幅抒写一般意义上所认为的校园青春爱情最大破坏者老师和家长这两个方面,但作家还是把对学生早恋深恶痛绝的学校钟主任,在意识到林欢和松原走得过于接近的行为后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阻挠,作了入木三分的剖析,从而让我们读者在享受小说情节的同时,还能把握当今高中生深处萌动的寻求。把父母、老师和“80后”的我们之间的那一湾鸿沟以不经意的手法刻画了出来。让我们读者感到虽然只是片言片语,却常常是一针见血,掷地有声。
《轨?!沸辞嗌倌昵榘?,用一种看似平静,却有火山隐藏其后的语调讲述出了两个年轻人生命中最原始、最痴狂的恋情。现实与梦想的激烈碰撞,自我与世俗,爱与挫折的相互纠缠,致使男女主人公在现实和命运的圈套下无法逃脱,挣扎不得,最终只有两条路:要么放弃原本你最在乎、最纯粹而又脱离实际意义的爱情;要么,灭亡。这些凝聚了青春感情岁月的火热、伤痛,以及悲慨和深思,把小说中主人公带回到活生生的现实。但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同我国古今爱情似乎融成了同一段记忆。此外,更使读者我注意的是作家试图触及当代“80后”青年人心灵深处最为敏感的区域,从而,在更加人性,更为复杂的情感矛盾的阐述视野中探讨我们这代特殊群体的早恋问题的根源。实现了青年人情感问题文学在内容、观念和艺术手法上的新突破。
我个人认为《轨?!坊褂幸桓鲂碌牧恋?,它在描写涉及到得诸多人物层面——友情、爱情、亲情、坚持、信任、许诺、责任、怀疑等——常态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做了细致、真切的描绘,使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形象被颠覆、被重塑、被升华。有许多地方,惟其真实,所以感人、动人、吸引人。它摆脱了一般意义上的青少年早恋问题的利弊判断,而是以一部完整的故事描绘当事人在追求和扞卫自己爱情问题道路上的种种超出自身所能承受的挫折和压力面前的无助、恐惧,甚至是无知。他们只有十八岁,正当青春勃发的年龄,而坠入爱情深渊的他们年轻的心灵却蒙上了一层沉重的阴影。正如小说中写到“林欢、松原在自己还需要父母照顾的年龄早早做了养家育子的父母,在确定他们的爱情已经有了结晶幻海(人名)时,带给他们的不是惊喜,而是震惊、慌乱和深藏心底的恐惧。这些隐藏在同情男女主人公不幸遭遇的背后的真实辛酸,无疑从侧面向我们青年人说明对待爱情需要理智、需要慎重,这也是不能不被我们读者所考虑、所深思的现实问题,这也是这部小说在我个人看来所彰显出来的教育意义。